免收管理費、暫停超額計提,私募基金出手了
摘要: 又有量化私募出手了,免除旗下十幾億產品的半年管理費,引發私募圈關注。實際上,據基金君了解,由于今年私募產品大面積虧損,不少股票多頭私募和量化私募,主動或迫于壓力減免旗下產品管理費,
又有量化私募出手了,免除旗下十幾億產品的半年管理費,引發私募圈關注。
實際上,據基金君了解,由于今年私募產品大面積虧損,不少股票多頭私募和量化私募,主動或迫于壓力減免旗下產品管理費,也有量化私募暫停超額計提,這反映今年市場特殊環境下私募行業的一種生態,客戶不賺錢,私募、渠道壓力都很大。
有人認為減免管理費釋放了積極信號,體現負責任態度;也有人覺得,這或會使得部分中小私募陷入生存危機。一起跟著基金君來看看。
免除管理費、暫停超額計提
量化私募積極應對
近期,華東一家中型規模的量化私募宣布,對旗下某系列的私募產品免收半年管理費,在業內引發關注。
基金君通過采訪了解到,這家量化私募免除管理費的產品是在去年8月上線的,主要是日頻選股策略,其中包含中性對沖策略的產品,曾經一度給投資人賺到了10多個點的收益,但今年由于市場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策略適應性出現問題,同時加上基差貼水每個月要付出對沖成本,產品從最高點下來回撤了5個點左右。
相關人士告訴基金君,有些客戶是在今年一二季度買進來的,但產品從高位下來虧了5個點,體驗不太好,這種情況下公司決定免除該系列產品的管理費?!坝绊懣隙ㄊ怯械?,畢竟這個策略的產品有十幾個億,但就算接下來半年市場對策略表現有利,超額收益恢復了,也不會改變公司免收管理費的決定。另外公司還會在原有的策略上不斷深挖,從偏高頻到中低頻,兩者結合?!?/p>
除了免掉管理費,最近也有不少量化私募基金暫緩了超額回報的計提。
“有些量化私募產品有業績比較基準,比如戰勝中證500的那部分可以提取,但是今年中證500整體是虧錢的,我們雖然戰勝了指數,但客戶還是虧錢的,我們也覺得不合適,就暫停了超額回報的計提,主要原因是面對客戶壓力很大,必須采取一些措施?!鄙钲谀沉炕侥际袌鋈耸糠Q。
他坦言,從去年9、10月到今年4月末,量化策略的超額收益都不好做,今年5-7月相對還不錯,但8月、9月又比較困難。比如今年對沖策略就比較分化,大部分阿爾法不太好獲取,還有些短期交易的策略,需要股票波動率和流動性,才有賺錢的空間。
滬上某中型私募市場總監也稱,今年量化多頭應該面臨壓力大,一是波動大,超出投資者預期,二是有量化開了面值下不收管理費的先例,三是量化虧損也很嚴重,有些已經修改合同以絕對收益進行業績報酬提成,之前是相對收益提成。
今年業績虧損大
主觀權益私募也減免管理費
事實上,相比量化私募,今年主動權益的私募面臨的情況會更難一些,朝陽永續數據顯示,截止9月21日,主觀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產品年內平均虧損超過了14%,不少百億主動權益私募今年虧損超過10%,甚至20%。
在這種情況下,也有百億私募宣布減免旗下產品管理費的情況。今年2月,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發話,旗下所有產品累計凈值在1元以下的,都不收取管理費,等回到1以上再收。4月,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也稱,會對單位凈值低于1元的產品采取管理費或固定投資顧問費暫時性減收60%的措施。
最近基金君也了解到,一些股票多頭私募在渠道、客戶那邊遭遇產品管理費調降或取消的壓力。某百億私募市場人士就向基金君表示,今年大幅回撤的私募,不少都被要求過調降管理費,但是大多數頂住了壓力。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汪普秀稱,減免管理費這種操作一般出現在一些新發產品或者虧損厲害的私募產品上。而且目前主要的方式是減免管理費,因為對于超額提成部分,由于產品處于虧損狀態,管理人的超額提成本身就不存在?!敖衲暌詠?,由于市場行情低迷,導致很多私募基金業績不理想,回撤幅度比較大,引發了來自渠道和投資人的巨大施壓,不少基金主動取消或調降產品管理費?!?/p>
如何看待私募減免管理費?
有市場人士認為,私募減免管理費的舉動,一方面給投資者釋放了積極的信號,體現了負責任的態度;但是另一方面,頭部私募有能力減免管理費,如果有些私募迫于壓力減免,也可能使得其自身陷入生存危機。
滬上某中型私募渠道總監直言,目前免管理費的情況并不多:一是管理費能解決公司的運營成本,很多私募不想取消,特別是規模大的靠管理費就能盈利,產品操作起來沒有壓力;二是很多投研能力弱的公司也不想取消管理費,如果市場繼續震蕩行情,很多私募擔心產品業績不佳又沒管理費難以支撐團隊。
那么,該如何看待私募減免管理費的舉動?
一位私募市場總監認為,調降管理費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在于行業會好好做業績,做好絕對收益,不然無法取得長期收益。代銷機構也會認真篩選投研強業績好的合作伙伴,不然尾端不能分成,管理費也沒辦法分成,銷售人員激勵會打折。弊的方面在于公司或產品會分化,部分會賭賽道或少量個股,把凈值做到1以上,然后謹慎操作,擾亂了產品的風險偏好?!翱傮w來說,我們認為取消或降低管理費對公司投研和基金經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行業的發展?!?/p>
汪普秀分析,管理費收取的機制在商業邏輯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對標,最終還是要看如何才能實現私募產品有關各方的利益平衡?!暗珜Ρ瘸墒焓袌龅漠a品費率,我們也需要保持一個客觀的認識。拆解各類策略的收益來源,國內頭部量化指增類策略私募超額收益,整體遠高于成熟市場,針對超額收益部分進行高比例收費,是行業正常生態。但由于部分主觀類投資策略私募收益主要來自于市場本身的波動,客戶承擔了主要的風險,隨著市場的成熟,這類產品的收費理應逐漸降低?!?/p>
管理費,減免
